泰式按摩非常注重背部、腰部的舒展,按摩師從腳趾開始一直作業到頭頂才算結束一套動作,從足部向心臟方向進行按摩。手法幾乎涵蓋了按、摸、拉、拽、揉、捏等所有動作,泰式按摩是跪式服務,左右手交替動作,用力柔和、均勻、速度適中、順序進行。
1.按
使用力道按壓肌肉,所用到的部位可能是手指、手掌、手肘、膝蓋、腳掌或其他輔助工具,如按摩木棒、石塊等,按壓的好處在於放鬆肌肉、舒展筋腱,促進血液循環,刺激神經系統,使得身體各部位正常工作。錯誤的按壓法會導致肌肉損傷,血管爆裂,神經系統不能正常工作,骨骼斷裂,全身酸痛。
2.捏
用手提捏兩旁的肌肉,用拇指捏住肌肉往其餘四指靠攏,或者用兩隻手的手掌來捏。捏試按摩法的好處與按壓法類似,錯誤的按摩手法除了會導致相同的結果之外,還會使按摩師容易肌肉酸累,因為按摩師需要加大力道去按摩。
3.揉
按摩師通過揉肌肉,將肌肉來回移動,或運用劃圈的手法,揉法具有促進局部組織的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,能增加肌力和防治肌肉萎縮,緩解肌肉痙攣,消除肌肉疲勞和活血散淤止痛等作用。該手法多用於四肢、臀部等肌肉肥厚處,常與揉法交替使用。
4.搓
用手在體表施加少許壓力,進行單方向、往返、或環轉的活動。過程中會出現皮膚泛紅、發熱的現象,因此一般會用精油、藥油或粉末來輔助按摩,經常搓一搓,可舒筋通絡、活血化瘀、預防疾病。
5.滾
用手指背側小指、無名指、中指的掌指關節突起部分着力於皮膚上;通過腕關節伸屈和前臂旋轉的複合運動,持續不斷地作用於被按摩的部位上。
6.拍、捶、砍
有節奏地拍打肌肉,通常是按壓肌肉過後,採取拍、捶、砍得方式放鬆緊繃的肌肉,這一按摩手法的主要作用是通經活絡,散瘀止痛,矯正畸形等等。錯誤的拍打方式會出現淤傷、肌肉酸痛等症狀。
7.轉
使用力道將關節以畫圈的方式旋轉,韌帶鬆弛會造成關節鬆動,進而造成軟骨之間過度摩擦,產生損傷。拉伸韌帶最好拉伸到位,才可以增加身體柔韌性和協調性。
8.擰
使用力道擰轉肌肉,刺激皮下脂肪